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品牌建设 >>市场行情 >> 2020年湖北省小麦市场年度分析报告
详细内容

2020年湖北省小麦市场年度分析报告

时间:2021-01-20     作者:湖北省粮食局   阅读

回望我省2020年的小麦市场,较往年来说可谓是底气十足,一方面是产量再获丰收,质量也达到了正常年景的水平;另一方面是受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突发公共事件的持续发酵影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被摆到了尤其重要的地位。小麦作为主要口粮品种备受市场追捧,全年除了新麦零星上市初期价格较低,在我省率先启动最低收购价政策后迅速止跌回暖外,总体价格始终呈现易涨难跌的态势。夏收期间由于替代品玉米价格飞速上涨提振带动,价格重心迅速上移,虽然四季度价格走势开始偏弱,但也始终保持高位稳定。

一、新季小麦价格重心同比上移。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我省集中爆发,1-3月,由于交通受阻,物流运行不畅,制粉企业原粮主要以消耗库存和拍购政策性小麦为主,为消除疫情带来的市场恐慌心理,我省持续投放政策性粮源以保供稳市,加之餐饮业普遍停业,市场购销平稳,我省的小麦市场价格维持在2300/吨左右。进入4月,省内小麦价格先涨后稳,截至4月底,省内国标三等小麦均价2360/吨,环比月初上涨30/吨,最高时均价达2400/吨。4月下旬,国家及时出手调控,政策性小麦拍卖投放由300万吨增至400万吨,有效稳定了市场各方预期。随着国家政策性小麦拍卖投放数量的增加,制粉企业小麦采购心理回归理性,我省小麦价格开始企稳。夏收启动后,我省新麦上市初期价格持续低位徘徊运行于2100-2160/吨,上涨动力不足,为保证种粮农民收益,我省于69日率先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受政策托底支撑,麦价有所上涨,价格基本运行于托市价附近。7-9月,在玉米价格飞速上涨的辐射带动下,作为首选玉米替代品的小麦开始逐渐适用于饲料领域,饲用需求明显增加,加之市场普遍看涨后市纷纷囤粮待售,市场流通粮源偏紧,小麦价格持续上涨,至9月国标三等小麦均价已达2342/吨,较去年同期2285/吨上涨57/吨。集中收购期结束后,由于小麦涨幅明显不及玉米,价差逐渐拉大,小麦替代玉米进入饲料领域的可能性加大,市场整体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价格较前期温和上涨,小麦的收购均价达到了2385/吨。11-12月,受价格已达到阶段性高位,加上国家持续大量投放托市小麦保供稳市,而面粉终端需求并未出现明显的回暖迹象,小麦价格止涨企稳并持续偏弱运行,至年末国标三等小麦收购均价以2395/吨收官。

                                                                  数据来源:湖北省粮油信息中心

二、农户、各收购主体囤粮明显增多,市场化收购占主导地位。近几年由于国内粮食生产连获丰收,市场供应有充分保障,大多数农户减少了家庭储粮数量。2020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不少农户储粮防灾意识增强,家庭存粮相对往年有所增加。此外,今年小麦市场行情较好,价格较往年显著提高,各收购主体普遍看好后市的心理预期也导致囤粮待涨现象增多,加上农民市场意识有所增强,售粮更趋均衡,收购进度偏慢,我省小麦集中收购期间全社会累计收购量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截至930日,全省累计收购小麦34亿斤,较去年同期34.15亿斤少购0.15亿斤,其中:购进新小麦30.88亿斤,较去年同期32.33亿斤少购1.45亿斤。

虽然收购进度偏缓,但市场化收购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据统计,今年我省托市收购达标小麦3.15亿斤,市场化收购占比达到86%左右,市场化收购保持了较高水平,这就说明了我省粮食市场的流通顺畅,各类主体市场经营意识浓厚,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日趋完善。托市期间麦价持续走高并明显高于1.12/斤的托市价,启而不动现象明显,85日后,我省托市小麦收购量就不再增加。国家今年起对最低收购价小麦限定了3700万吨的收购总量,但从我省乃至全国,不论往年还是今年来看,距离限量值还相差甚远,因此这一政策无疑是对新季小麦价格预期的大利好,国储采购量的增加很大程度提振了市场信心,贸易商参与小麦贸易的积极性得以提高,市场采购旺盛导致小麦价格的上涨,尤其在上市初期,对小麦价格的托底作用效果明显。政策托市虽对小麦价格持续下滑起到了遏制作用,但对市场提振推涨作用相对有限。这说明国家政策已由“托市”向“托底”转变,政策对市场价格形成的影响在逐步减弱。

三、小麦饲用需求激增,临储托市麦成交亮眼。今年我省新麦上市后价格一直呈现增涨态势,涨幅也明显高于去年同期,这一恢复性上涨态势的形成主要源于今年玉米价格飞速上涨的辐射带动作用。从6月底开始,玉米价格便逐步逼近小麦价格,由于今年玉米市场始终供不应求、缺口明显,很快价格便赶超小麦并逐步拉开距离,小麦作为替代玉米的首选,开始逐渐受到饲料企业的关注并逐步加大小麦的替代比率。大批饲料企业加入采购大军的竞争,需求增加直接导致小麦价格的一路上涨,持粮主体惜售待涨情绪加重,进而推动市场粮源趋紧,供不应求的局面时有发生。我省最明显的两次上涨高峰分别出现在8月和10月,小麦饲用需求的大幅增加是导致今年小麦价格涨幅较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20/2021年度(6月至5月)我国小麦饲用消费量将达2400万吨,比2019/2020年度增加850万吨。

受饲料需求激增导致市场粮源偏紧、竞争激烈影响,传导到托市麦拍卖市场的结果就是成交量的急剧增加。今年来我省托市麦的成交情况明显好于去年,10月份的成交情况更是创了历史新高,10单月累计成交托市小麦518849吨,单月成交量超过了我省2019年全年的成交量,其中2019年小麦成交价最高至2450/吨,较销售底价2290/吨溢价160/吨。临储拍卖的高成交率一方面加快了我省临储小麦的去库存速度,另一方面也很好的保障了市场的有效供给。

小麦作为我国的主要口粮,国家对其价格稳定高度关注。针对小麦市场今年这一新的变化,国家及时调整了政策性小麦的投放政策,根据市场运行的实际情况,多次调增投放粮源的数量和品种结构。不仅如此,今年还取消了新麦上市期间临储拍卖适时暂停的惯例,为市场供给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很好的稳定了市场各方的心理预期,市场“稳压器”效果明显。我省小麦市场长期处在“下有底,上有顶”的箱体结构并没有被打破,麦价始终还是运行在一个合理的区间,涨势基本也是提前透支了后期的涨幅,到10月中下旬开始,麦价就始终围绕在临储拍卖进厂价格附近震荡运行,在庞大的临储库存压力下,价格很难再有大幅度的突破。

四、“麦强面弱”、“旺季不旺”特征明显,麸皮表现可圈可点。相对于小麦价格的一路走高,面粉价格今年整体稳中偏弱运行,我省全年仅4月份由于居民集中抢购面粉导致价格阶段性上涨至3035/吨外,特一粉出厂价格持续运行在2920-3020/吨之间难有起色。终端消费的持续疲软让面粉市场呈现“淡季更淡、旺季不旺”特征,目前,面粉加工企业产能过剩、竞争激烈现象严重,尽管采购成本高企,为维系客户多保持价格稳定,有时为了促进销量甚至下调出厂价格。不同于面粉市场的死气沉沉,麸皮价格今年的表现可谓亮眼,我省麸皮的出厂价格从年初的1380/吨直线上涨至年末的1970/吨,期间或窄幅震荡但总体呈上涨趋势。今年,受下游养殖业需求旺盛,而面粉市场行情较弱制约粉企开工率,导致麸皮产出减少,市场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价格创下了近几年的新高。受国内麸皮产需缺口的增大,给进口麸皮带来了机会,据统计,1-11月我国累计进口麸皮34万吨,预计全年可达37万吨,由于进口麸皮量在国内市场占比很小,对国内市场影响十分有限。

五、小麦进口量大幅增加,优质强筋麦需求有所提高。据海关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2020年中国进口小麦总量达到727.59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453.75万吨,增幅165.70%2020/2021年度我国已进口小麦429万吨,同比增长294%。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居家烘焙糕点悄然兴起,由于进口小麦的蛋白质含量高,烘焙品质、面筋值优于国内麦种,进口优质小麦需求增加明显。而下半年受市场惜售心态浓郁,市场粮源偏紧影响导致优质小麦价格从7月份开始上涨并持续高位坚挺,国内外小麦价差日趋扩大,也吸引了粮商积极买入。值得一提的是,往年进口小麦多为优质强筋小麦或弱筋小麦,而今年进口小麦趋于多元化,普通小麦及饲用小麦均有进口。国家粮油信息中心12月预计,2020/2021年度小麦进口量为700万吨,同比增加283万吨。虽然本年度小麦进口量较上年度大幅增加,但进口小麦在国内总消费量中的占比依旧较低,因此,对国内小麦市场的影响也不会太大。

2021年,我国小麦市场供需宽松格局不变,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20/2021年度小麦新增供应量为1.41亿吨,小麦消费总量为1.3127亿吨,供求结余量为972万吨。尽管结余量较2019/2020年度有所下降,但整体供需仍然宽裕。目前临储小麦剩余库存量在7500万吨左右,同比下降1530万吨。虽然去库存压力有所减轻,但库存量仍处于较高水平。国家将继续采取更为精细、灵活的政策调控稳定市场的决心不会变。另外,2021年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1.13/斤,较2020年上调0.01/斤。按目前市场的运行走势看,对市场影响不会太大,明年夏收小麦市场化购销将继续增加。由于新年度市场对玉米的预期仍然较高,小麦进入饲料领域替代玉米仍将持续,很大程度上利多小麦价格。综合以上因素,在国家收购政策及销售政策的共同引领下,小麦市场季节性波动与阶段性供需所带来的价格涨跌行情在所难免,但整体上仍将在“上有顶下有底”的区间轨道内稳定运行。



版权所有:湖北省粮食行业协会 

电话:027-88874786 027-88924960  

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中华路34号  备案号:鄂ICP备20006022号-1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4258号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