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品牌建设 >>湖北省优质稻产业联盟 >> 湖北省籼米产业发展创新之路
详细内容

湖北省籼米产业发展创新之路

时间:2021-08-20     【转载】   来自:中国粮食经济   阅读

湖北地处华中地区,自古就有“江汉鱼米乡”的美誉,是全国最大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水稻是湖北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3300万亩以上,产量1900万吨左右,面积和产量均位列全国第五位。作为全国一季中籼稻的最大主产省,产量1650万吨,约占全国一季中籼稻总产量的27%,其中,优质籼稻种植比例超九成。湖北也是全国大米加工产能第二大省,2020年处理稻谷能力5078万吨,约占全国的14%。湖北籼米产业既有历史传统,也有崭新课题,笔者基于在湖北省专题调研的情况,从籼稻种植、生产加工、销售渠道、经营管理以及品牌建设等方面对湖北省籼米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简要梳理和分析。


籼稻种植和生产加工增添多元化新选择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稻谷的国家,有60%左右的国人以大米为主食。籼稻是长江以南地区居民的主要口粮品种,同时在饲料、工业等行业也有一些应用。种子培育品质化、种养模式多元化、加工产品特色化等将有利于延伸籼米产业链,提升产业价值。

(一)提纯复壮与品种培育共同助力种子传承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之基。我国栽种水稻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优良水稻品种也会退化,加上人们对好大米的消费需求也不断升级,因此生产中多采取两种手段来保证稻谷优良品种的口感和品质。一是提纯复壮。京山桥米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占湖北大米品牌高端市场60%以上份额。作为明朝嘉靖年间的贡米,至今已有400余年历史,而且只有“洋细早”“鄂中5号”“鉴真2号”三个品种才可以被称为桥米,为保证大米品质如一,企业每年都要到三亚南繁基地进行提纯复壮,以保证老品种更加纯正。二是品种培育。当退化品种不再适应大众需求时,新品种将取而代之。主打香米的洪森集团培育的森选系列特色香米,能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系列1号米粒纤细,色白如玉,柔润顺滑;2号为粳籼杂交,既有粳米香熟软糯的口感,又有香米颗粒细长的外观。下游消费有利于引导上游生产,为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优良种子是关键,无论是老种守正还是新品种培育,都将助力水稻传承行稳致远。

(二)稻渔种养模式开启农业生产新天地

湖北省政府从2018年开始推广“虾稻共作稻渔种养”模式三年行动方案,到2020年,全省虾稻共作、稻渔种养模式发展到700万亩,比2017年增长60%,同时打造出一批具有湖北特色、有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潜江龙虾,潜江也被授予了“中国虾稻之乡”称号。虾稻能得以推广,关键在于收益高于传统水稻种植。据潜江巨金米业反映,种植虾稻施用有机肥,不使用高毒性、高残留农药,虾稻米口感醇香,新鲜细腻,营养价值高,兼有绿色有机标签加持,价格比普通米高20%~40%;其次,稻虾养殖亩产300斤左右,净收益1500元,总体算下来虾稻共作比传统种植每亩增收约2000元,加上2020年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后,水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5月水产品价格同比上涨13.8%,稻渔种养将给农民带来更高收益,因此传统水田改共作积极性提高。值得注意的是,稻田种养模式的推广,影响部分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和单产,而且小龙虾价格季节性波动较大,需要关注养殖规模激增造成“虾贱伤农”。

(三)副产品与成品米双领域拓展稻谷精深加工

放眼国际,发达国家的粮油加工企业对谷物深加工利用已实现了产业化,而我国大米加工企业产业链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发达国家对水稻初加工仅占20%,深加工占80%。而我国初加工占80%,深加工占20%。目前国内大米深加工主要是利用碎米加工副食品、米糠生产米糠油和饲料,稻壳用于燃料发电等,产业链延伸较短,附加价值低。洪森米业利用副产品生产米糠多糖、米糠膳食纤维、谷纤肽等生物保健品的项目正在审批,车间已落成,待正式投产后将极大提高产业链价值;中磐米业跳出传统深加工模式,通过网络大数据分析,捕捉到懒人经济和健康生活对食品行业的重塑,走出了一个对成品米进行二次精加工的新路子。例如糯米甜点、彩色糯米饭、即食膳食米饭等,愿景从农产品贸易加工企业向现代食品科技公司转型。在大米加工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提高精加工能力,提升附加价值,拓展产品业务,利用品牌优势,将成为后期大米加工行业大型企业的重要转型发展方向。

但是,随着2020年新季稻谷上市,国内稻米市场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尤其是籼稻市场,多重冲击下市场重塑销售新格局,例如,南方籼稻价格明显上涨;南北粳籼稻价格倒挂;“稻强米弱”特征明显;常态化疫情下新兴零售业态发展迅猛等,都对市场和销售渠道产生了影响。

籼米企业经营与品牌建设开启新征程

大米加工企业“小、散、弱”,严重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有品牌及核心竞争力的大型龙头企业。集约化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品牌创建是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探索籼米产业经营与品牌建设,是农业现代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传统生产向集约化生产发展的经营之道

大米加工行业是我国粮油加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环节。由于大米加工技术含量低,准入门槛低,企业进退已成常态。2021年上半年市场行情低迷,小企业停工停产,大企业也只能通过不断压低成本来维持经营,以求走出寒冬。为此,湖北庄品健、中磐米业等企业在转变经营方式上进行了许多探索。一是优化流程,降低成本。大米装袋后直接上车,可以减少成品米的存储成本;学习国外经验打包成垛,提高搬运效率。二是改进工艺,减少损耗。优化加工环节,既能节约人力,降低企业负担,还可以减轻过度抛光,减少加工环节粮食的浪费,提高产出,同时通过机筛对副产品进一步细分,一等一价进行售卖,提高副产品销售利润。推动大米工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最终实现规模化、集团化生产,是未来大米加工行业的发展方向,也能更好满足市场运行的要求。

同时,还需要关注大米加工企业的经营传承问题。大米企业多以小作坊起身,家族管理经营,现在涌现了部分“粮二代”,愿意子承父业,躬身粮食行业,为传统企业注入新鲜动能;但更多企业则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企业传承将是大米加工企业长远经营发展面临的痛点。

(二)湖北当地品牌与全国知名品牌的建设差距

随着大米逐渐产业化、商品化、市场化,品牌逐渐成为消费者考量大米安全放心和高品质的依据,换言之,大米市场的竞争已经上升到品牌竞争。京山桥米(国宝桥米)、应城糯米、潜江虾稻米、洪湖浪香米、瓦仓大米等具有湖北特色的本土品牌,被当地人熟知并喜爱,但在全国范围内名声还不响亮,公共品牌建设需要大量投入推广,绝非企业一家能够承担,需政企联合、企业联合共同发力。长远来看,品牌大米市场影响大,销售相对稳定,竞争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广阔,是未来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方向。

目前籼米产业仍处在初级阶段,无论是对过去好做法的继承与守成,还是对未来模式的创新与探索,籼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品牌建设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版权所有:湖北省粮食行业协会 

电话:027-88874786 027-88924960  

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中华路34号  备案号:鄂ICP备20006022号-1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4258号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