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行业动态 >>业内资讯 >> 稻米产业形势严峻!把握新时代脉搏 顺势而为 以变求存
详细内容

稻米产业形势严峻!把握新时代脉搏 顺势而为 以变求存

时间:2022-01-11     【转载】   来自:中华粮网   阅读

洪范八政  食为政首!


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决不能在吃饭这一基本生存问题上让别人卡住我们的脖子。”这充分看出,党和国家对粮食生产和安全的重视程度。

01

改革开放政策使民营企业逐步发展壮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开始稳步放活粮食经营。期间,粮食生产总量逐年快速增长,民营稻米加工企业迎来发展机遇期。

一、粮食经营放开,市场活力增强


1979年实行超购粮食加价和调减征购基数,开始放活粮食流通。

1985年取消统购制度,形成了合同定购的计划价格与议价收购的随行就市价格并存的“双轨制”。

1993年,放开粮食统销,粮票退出历史舞台。

1995年,放开粮食价格和经营,实行“两条线”运行,粮食政策性和经营性业务分开。

1996—2003年,实行敞开收购、顺价销售,实行“三项政策、一项改革”。

2004年,全面放开粮食购销、价格和市场,提出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制度等。

二、托市收购政策出台,促进粮食生产高速发展


回顾百年粮食改革发展史,历史资料显示,194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只有2264亿斤;到197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6095亿斤;2021年,我国粮食迎来了第18个丰收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比2020年增加267亿斤,同比增长2%,这也是我国连续第七年粮食总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从食不果腹到丰衣足食,从“国无三日蓄、家无隔宿粮”到库存充裕、物阜民丰,从“谁来养活中国”的百年之问到我国用占全球不到10%的耕地、6.5%的淡水资源生产的粮食,养活了占世界近20%的人口的壮举。从而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解决了14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


目前,我国每年粮食人均占有量超过470公斤,粮食人均占有量稳定在世界平均水平以上。


三、民营企业的发展与壮大


根据粮食行业统计资料显示,2020年,我国大米加工企业为9867个。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432个、内资非国有企业9406个、港澳台商及外商企业29个,分别占大米加工企业总数为4.4%、95.3%和0.3%。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民营稻米加工企业,是我国大米生产加工、市场供给绝对的主力军。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民营稻米加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包括数以万计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和粮食流通环节的经纪人一起,相当长的一个阶段,在粮食收购烘干、市场流通、加工转换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使大米巿场供给得到了有效保障,对国家和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当然,这跟国家各项政策的实施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02

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数码摄像机的出现,一大批来不及转型的胶片生产企业被时代无情淘汰,就连柯达、富士、乐凯等这些曾经风光无限的传统胶卷厂商们也都经历了变革的剧烈阵痛;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平台的出现,现金支付立马被移动支付所替代。

无数例证证明,淘汰你的不一定是行业内的竞争对手,也不一定是行业发展前景不好,更多是时代创新发展趋势改变了传统产业的运营模式和格局,也就是说旧的经营模式适应不了新的时代,新的时代必须要有新的经营模式相融合相匹配,同时也必将孕育新的机遇。

一、产能严重过剩


我们先来看一下我国两大主要口粮面粉和大米的生产产能的利用效率。

2020年,我国大米加工业总的生产能力为年处理稻谷37786.8万吨;当年实际处理稻谷总量为11401.6万吨,其中早籼稻占比6.3%、中晚籼稻49.5%,粳稻44.2%;产能利用率仅为30.2%,产能利用率过低。

2020年,我国小麦粉加工企业2566个,总的生产能力为年处理小麦20423.2万吨;当年实际加工处理小麦总量为10054.8万吨,产能利用率为49.2%,产能利用率达到一般水平。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就能看出,相比面粉加工产业,我们稻米加工企业的产能利用率相对很低,产能已经严重过剩,这就意味着行业竞争加剧,面临重整和洗牌。

二、新形势下,传统销售模式竞争力明显不足,已无法维持企业正常运行


传统民营稻米加工企业主要是打造自主品牌产品在各销区批发市场寻求代理商做区域代理推广销售为主,和给央企、国企、外资企业贴牌代工以及生产毛米销售原料的初级加工辅助的经营模式。

2020年初,受外部因素影响,互联网线上销售发展迅猛,电商、社区团购等线上销售平台对传统线下超市、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销售模式的融合越来越快,传统线下销售渠道的销量持续下降,一大批经销商和加工企业经营出现持续亏损,面临生存危机。

进入2021年以来,电商通过优化供给、促进需求、畅通连接,从而进一步推动消费升级、壮大消费市场,激发下沉市场动能,相对于近乎饱和的一、二线城市市场,下沉市场成为众多电商发力深耕的重点领域,这将会进一步压缩传统销售模式的市场份额。

举例来看,阿里在下沉市场的主力军是淘特,目前已成为其内部增速最快的业务。截至2021年9月底的前12个月间,淘特年度活跃消费者已达2.4亿,三季度净增超过5000万,来自下沉市场的新消费者比例持续提升,这也是今年以来淘特连续三个季度用户均增长超过4000万。

而主打下沉市场的拼多多,近年来持续加大对研发的投入,成为其今后主要发力方向。财报显示,拼多多三季度营销费用环比减少3%,连续三个季度呈下降趋势,同时,进一步加大了对技术研发的投入,三季度研发投入再创新高,达24.224亿元,同比增长34%。此前,“烧钱”一度成为拼多多的标签,但现在,拼多多大幅降低了营销费用,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农业已成为其第二增长点。

京东“双11”期间的销售数据,也能看出下沉市场的重要性。“双11”期间,京东乡村消费市场用户数同比增长78%,成交金额、客单价、消费频率也同步迅猛增长。

业内人士表示,下沉市场是电商平台角逐的新战场,商业生态完备的电商将逐步显现竞争优势,供应链整合能力、仓储物流能力等也将成为电商进一步挖掘下沉市场潜在消费能力的重要能力。

在头部电商平台带动下,农村电商将加速发展,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几万亿元市场规模的‘数字农业’,对于电商来说机会多多。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表示,“双11”购物节的火热展现了我国新型消费业态和模式的创新成长,以及居民消费升级的新变化、新趋势、新特征。

去年以来,监管部门加大对互联网平台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为电商平台公平竞争打下良好基础,“以质取胜”已成为电商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高压态势下,各类产品品牌和商家们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也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购物体验,同时也能让平台获得更多盈利机会。

三、粮食生产规模化经营将改变中小民营企业现有经营模式


农业农村部关于千方百计降成本稳粮价保收益指出:

粮食生产规模化经营,包括土地规模经营和服务规模化经营,是实现粮食生产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粮食生产规模化经营发展很快,经营规模从几百亩到几千亩甚至几万亩不等。与传统小农户相比,规模经营具有无可比拟的议价优势,可以通过集中采购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降低粮食生产成本。

随着粮食生产规模化经营逐步形成,小农户数量将越来越少,必将推动粮食购销规模化,在粮食大上巿季节,无论是粮食的品种还是品质,可供选择的产品相当充足,对于有能力备足库存的大企业将占据有利地位。

而传统中小型以轻库存经营模式的加工企业将会越来越被动,库存要达到一定规模,不仅庞大的资金无法解决,没有品牌产品作为依托,市场风险太大。粮食规模化经营发展到一定阶段,小型种植户将逐步消失,中小型企业以前依靠小种植户分批次卖粮的习惯进行分段补充库存的模式已经不现实了,中小企业陷入两难境地。

03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根据国家《粮油加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要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企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的要求,五年来,我国粮油加工业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大型骨干企业,支持他们做强做大、做优做精,引导和推动企业强强联合,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对工艺落后、设备陈旧,卫生质量安全和环保不达标、能耗粮耗高的落后产能,依法依规加快淘汰等措施。

一、行业从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到集团化发展


根据统计资料,至2020年,我国规模以上粮油加工入统企业14950个,2015年入统企业18108个,共减少了3158个,下降了17.44%。

image.png


image.png


另外,2020年小麦粉加工企业的小麦处理总量为:10054.8万吨;大米加工企业的稻谷处理总量为:11401.6万吨。

经过对以上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在“十三五”期间,我国粮油加工业包括小麦粉加工业、大米加工业、食用植物油加工业、其他成品粮加工业和粮油机械制造业等五大部分,在集约化、规模化程度、粮油机械装备水平的提升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发展,粮油加工业集约化、规模化程度的快速提升,必将推动我国粮油加工业整合的步伐,行业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也将得到较大提升,并逐步向集团化方向迈进。

二、加工企业竞争加剧,品质品牌效应凸显


近几年来,很多中小型民营企业都进行了新一轮的产能扩张,产能扩张过快必然导致综合成本上升,如果品牌建设没有跟上,市场销售就很难跟上,造成产能大量闲置,产能利用率过低,这就失去了中小型企业运行成本低、经营灵活性强的特点和优势,赢利自然就很困难了。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中小型加工企业的生存环境愈加恶劣,将加速被整合或淘汰,产业集聚度将进一步提升。
当前国内粮食加工行业集中度仍偏低,大型粮食加工企业加速扩产,随着其产能快速扩张和对主流销售市场的争夺,产品价格竞争愈演愈烈,残酷的竞争导致利润被不断压缩。

与中小型粮食加工企业相比,大型粮食加工企业上下游议价能力强,从销售渠道来看,大型粮食加工企业具备全国产能布局,销售半径较大,运输成本也相对较低,区域配送和售后服务的能力较强,在品牌建设和推广方面的投入也更早,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更强,价格优势更明显。

今后几年,稻米加工业因大企业加快全国布局产能不断扩大、供应主体持续增加,而口粮消费需求又持续下降的趋势下,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也必将进一步推动行业整合。

三、主食品多样化需求推动行业精深加工发展


粮油加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大力开发适宜不同的消费群体、不同营养功能、不同地区特点的粮油主食品,并实现其规模化生产,以方面百姓生活。

根据统计,2020年粮油主食品生产能力达2064.8万吨,其中年产馒头产能65.7万吨、年产挂面产能714.6万吨、年产米粉(线)产能179.7万吨;主食品总产量为1065.4万吨,其中馒头产量为23.2万吨、挂面产量为497.0吨,鲜湿面10.7万吨、方便面为160.3万吨、方便米饭16.4万吨、米粉(线)62.3万吨、速冻米面主食品198.0万吨。与2015年相比,主食品总产量2020年较2015年的641.6万吨增长66.1%,其中馒头产量增长170%、挂面产量增长111%、速冻米面主食品产量增长107%。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近几年来,粮油加工企业对发展粮油主食品工业化生产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升,尤其是近两年的抗疫实践,行业都普遍认识到发展以米面为主的主食品生产,是粮油加工企业优化产品结构的重要举措;是粮油加工业向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和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04

互联网产业创新发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互联网经济发展是我国的重要战略部署。2014年11月,李克强出席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时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了11项重点行动,分别是:




  “互联网+”

创业创新

协同制造

现代农业

智慧能源

普惠金融

益民服务

高效物流

电子商务

便捷交通

绿色生态

人工智能

通俗的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电商行业三季度报告也显示,三家头部电商用户继续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其中,阿里巴巴中国市场消费者达9.53亿,单季度净增加4100万;京东过去12个月活跃购买用户数达5.52亿,单季度净增2030万,较去年同期净增1.1亿;拼多多第三季度平均月活跃用户数为7.415亿,同比增15%。

互联网经济与传统产业的边界在逐渐消融,如果从更广阔的视角来观测,互联网经济正在全面地整合社会经济结构。

2020年,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季度主要经济数据,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8536亿元,增长5.9%,其中吃类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32.7%和10%。直播带货表现强劲,成新消费造风口。直播为商家带来的成交订单数同比增长超过160%,新开播商家同比增长近3倍。


小结思考

任何时候,只有价廉物美的商品,才是唯一通向C端的特别通行证。


加工企业-经销企业本就是一对同命相连的双生兄弟,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合作的供应端消失了,你拿什么去销售?合作的销售端消失了,你生产的产品销往哪里?绝无独立存在的可能。学会分享利益才是长久生存下去的基础!


行业已进入新一轮整合洗牌阶段,互相帮助互相扶持才有可能渡过难关!


唯有做好以前几点,才能真正能做到可持续发展,并在每次行业危机来临之际,都能立于不败之地,成为真正的赢家。


物美价廉的解释是:产品本身比同类产品做的更好,在保持一定利润的前提下尽量降低销售价格或尽量比同类产品的销售价格便宜,其实就是合理分配利润。


版权所有:湖北省粮食行业协会 

电话:027-88874786 027-88924960  

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中华路34号  备案号:鄂ICP备20006022号-1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4258号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