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行业动态 >>业内资讯 >> 有效应对灾害风险 全力稳定农业
详细内容

有效应对灾害风险 全力稳定农业

时间:2022-09-13     【转载】   来自:中国农网   阅读

9月4日,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中华联合保险集团共同举办的“有效应对灾害风险与稳定农业生产研讨会”在京召开。

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尹成杰,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会长张红宇,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司长熊绍员,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魏启文,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刘莉华,中华联合保险集团党委副书记、监事长董忠,江苏大学农业装备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张宗毅,北大荒集团北京分公司党委书记吴向东,航天信德有限公司董事长戴维序,格林大华期货创新业务部负责人刘洋,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晓,湖南省新边界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戴天逸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会议由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唐园结主持。

与会专家认为,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复杂,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因灾损失大,是我国农业自然灾害的典型特征。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农业连续遭受罕见秋汛、冬季异常低温、夏季高温干旱等灾害影响,得益于党中央高度重视,各部门各地区有效应对,农业生产总体平稳有序。从受灾范围看,南方12个省市农作物受灾约4600万亩,其中粮食受灾约3100万亩,占南方地区秋粮面积的6.1%,占全国秋粮面积2.4%,影响相对有限。从受灾程度看,旱地重于水田,丘陵重于平原,部分地区丘陵岗地、“望天田”等灌溉条件不能保障的地块受灾相对较重。从受灾损失看,南方部分地区玉米、中稻、柑橘、茶叶等有不同程度减产,少部分绝收。但总体来看,由于灾情错开主要作物关键生长期,加上防控措施得力,以及秋粮播种面积增加,全年粮食丰收仍大有希望。

73b4d215c36f589a49ab59b433dc14d.jpg

南方部地区部分作物干旱示意图

与会专家认为,当前稳定秋粮生产的主要精力要用在应对高温干旱上,加强土壤墒情预警,提供技术指导方案,大力发展抗旱技术。一要主动避灾,加强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强化农田墒情监测网络建设,推广适用育耐高温的抗旱品种,超前采取技术措施力争避免灾害发生或降低灾害范围;二要科学抗灾,有效调度水源,保障抗灾物资,加紧建设和修复一批水利抗旱设施,推广小麦“一喷三防”等防灾减灾技术措施,力争发挥有灾防灾、无灾增产的作用;三要及时救灾,对于灾害已经形成的地方,要尽快调度和保障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供应,尽快采取生产补救措施。农业保险要尽早介入,支持受灾农民尽快恢复生产。

与会专家建议,今年要继续抓好南方地区的抗旱,抓好秋粮后期管理,分区域采取相应措施,加大防灾减灾力度。对于干旱严重的南方省份要集中力量应对,要用好抗灾资金,确保下发到位,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接续防寒风、防害虫、防夏伏旱;对于中部粮食主产区,要做好局部抗旱和防涝工作,加强后续田间管理;对于东北粮食主产区,重点盯防早霜、海上台风。同时做好秋粮收购准备工作,特别针对今年大豆扩种面积比较大情况,做好大豆的中央储备收购。

与会专家建议,将应对农业灾害风险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长期工程来抓。一是加强继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改善水利设施和农机装备条件,真正做到旱能灌,涝能排;二是优化调整产业布局和作物结构,深入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特别粮食生产的影响,开展灾害风险普查和农业气候区划系统性研究,合理调整作物种植结构,推广适应性种植;三是加强农业防灾减灾队伍建设,打造应急防灾队伍,通过社会化服务落实农业防灾减灾措施。四是加快现代农业风险管理手段运用,大力发展遥感等现代技术,提高防灾减灾研判和预警现代化水平,积极发挥农业保险、农产品期货在恢复农业生产和稳定农产品市场运行中的作用;五是加强中长期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研究,包括深入研究中长期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对我国农业生产布局、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等影响,以及对农作物病虫害和动物疫病的关联性。

版权所有:湖北省粮食行业协会 

电话:027-88874786 027-88924960  

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中华路34号  备案号:鄂ICP备20006022号-1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4258号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