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行业动态 >>行业部门 >> 湖北国有粮库储粮综合损耗率低至0.13% 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详细内容

湖北国有粮库储粮综合损耗率低至0.13% 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时间:2024-05-31     【转载】   来自: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 5月30日,从省粮食局获悉,全省绿色储粮技术应用取得良好成效。2023年粮食损耗调查结果显示,我省国有粮库储粮综合损耗率低至0.13%,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5月25日至6月1日,是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今年的主题是“激发创新活力 推进兴粮兴储”。据了解,我国储粮技术水平总体居世界前列,粮食仓储正在由“安全储粮”迈向“绿色优储”新发展阶段。2023年11月,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公布数据显示,我国库储粮损失基本消除,粮食储藏周期内综合损耗率控制在1%以内。

近年来,省粮食局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以低温储粮为突破点,推广“1+N”绿色储粮技术。全省已建设改造准低温仓容达到82亿斤,新建高标准仓33亿斤,实现地方储备粮准低温储存全覆盖,国有中心粮库准低温仓覆盖率达到80%。实施揭榜制粮食科技项目,建立绿色储粮研发应用平台,支持安全、绿色、智能、精细仓储科技与管理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同时,开展适合我省气候特点的绿色储粮技术应用试点,已总结形成定向控温储粮、光伏离网供电、多杀霉素绿色防治等12项绿色储粮技术。

据了解,绿色储粮不单指哪一种技术方式,而是以储粮生态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尽量减少或避免化学药剂的使用,延缓粮食陈化,确保粮食安全卫生的一种储粮模式。当前我省储粮仍面临虫霉损蚀、水分散失、干物质耗损和品质劣变等难题,绿色科学储粮能力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既要绿色环保,也要因地制宜。”省粮食局负责人介绍,我省属于第五储粮生态区,夏季持续时间长,东西跨度大,南北气候不均,加上各地储粮设施条件参差不齐,推进绿色储粮工作要准确把握技术要点,在保障储粮品质的同时要兼顾经济、社会、生态等因素,优化投入产出。

截至目前,全省因地制宜开展绿色储粮技术探索,其中,荆门余岭河采取沙压盖粮面隔热、宜昌淯溪分库通过屋面喷淋控温、省储备粮油管理公司实施多介质横向防治储粮害虫技术,部分市州广泛采用横向通风技术。武汉国家稻米交易中心综合运用氮气气调储粮、仓顶光伏供电、S-烯虫酯防护等12项技术,其中光伏离网供电系统改造节约粮仓空调成本70%,有效实现优质、绿色、安全和储粮减损目的。


版权所有:湖北省粮食行业协会 

电话:027-88874786 027-88924960  

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中华路34号  备案号:鄂ICP备20006022号-1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4258号

seo seo